很难指望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会规规矩矩,屈从于那点儿有限的权力。但积极反抗也困难重重,令人气馁。要是摧毁超主的飞船,就算能够击中,下面的城市也会遭受毁灭。即便如此,仍有一个大国试着这么做了。大概那些当权人物希望用一枚原子弹一石击两鸟,就把目标锁定了敌对邻国首都上空的飞船。

  几位军官和技师坐在秘密控制室里,看着大船的图像在电视屏幕上渐渐扩大,内心极为矛盾。一旦成功,其他飞船会如何反应?他们能摧毁所有飞船,让人类重回往日的生活吗?卡列伦会对袭击他的人发动报复吗?

  导弹撞击爆炸的一瞬,屏幕上突然一片空白,图像立刻切转到几英里外的空中摄像机上。理论上几分之一秒后,一个火球就会生成,它那太阳般的光芒将会布满天空。

  但什么也没有发生。大船依然漂浮在天边,沐浴在自然的阳光中,毫发无损。别说击中飞船了,甚至连导弹去了何处都弄不清楚。还有,卡列伦不但没有发动报复,甚至都没有指出他早就知道这次袭击计划。他只是完全无视了这些人,让他们对并不会到来的报复担惊受怕。这种手段比任何惩罚行动都更有效,更具挫败力。几周后这个政府就在一片指责声中垮台了。

  还有人发动过几次消极抵抗,反对超主的政策。一般而言,卡列伦只是任其发展,直到他们发现拒绝合作最终受害的是他们自己。只有一次,卡列伦对反抗政府采取了直接行动。

  一百多年以来,南非共和国始终处在各种社会纷争的中心,敌对双方保有良好意愿的人曾试图架设沟通桥梁,但均告失败——根深蒂固的恐惧和偏见容不得任何合作。继任的一届届政府只是在容忍度上稍有差别,仇恨和内战的恶果荼毒大地生灵。

  实在没办法结束群体间的歧视时,卡列伦便发出警告,它不过简单指定了时间期限。人们有些担心,但谈不上恐惧或惊慌,因为他们相信,超主们不会不分青红皂白滥施暴力或采取毁灭性行动。

  他们的确没有。所发生的一切不过就是正午时分,太阳在穿越开普敦天空的子午线时突然消失,留下了一片苍白发紫的阴影,不发光也不发热。在太空中,阳光被两块交叉的区域分作两极,因此没有任何光投射出去。受到影响的区域是个完好的圆形,直径足有五百公里。

  演示持续了三十分钟。这已足够了:第二天南非政府宣布恢复白人少数民族的全部公民权。

  除了这类独立的事件,人类已经接受了超主,将其看做自然存在的一部分。最初的震惊只持续了极其短暂的一段时间,世界又恢复了常态。瑞普·凡·温克尔猛醒之后将会发现人类世界的最大变化,是某种缄默期盼的出现,人类在引项等待超主亮相,走出闪光的飞船。

  五年后,人们还在等待。斯托姆根觉得,这正是所有祸患的起因。

  像往常一样,斯托姆根的车一驶进发射场,就被一群拿着相机的观光客围住了。秘书长最后跟自己的助手说了几句,就拎着公文箱走出了观望的人群。

  卡列伦从不让他久等。人群里发出“噢”的一声,天上出现了一个银色的气泡,以惊人的速度膨胀着,一股气浪吹开了斯托姆根的外衣,转眼间一艘小飞船已经停在五十米外,离地面几厘米的高度,就像怕受到地球污染似的。斯托姆根缓步向前,看着无缝船体上那熟悉的折皱,接着,那扇让世界顶级科学家倍感困惑的门在他面前打开了。他走进飞船,进入里面唯一的、光线柔和的房间。入口封上了,就像不曾存在过一样,声音和光线都被挡在外面。

  五分钟后门又开了。虽然感觉不到任何运动,但斯托姆根知道自己已在离地面五十公里的高空,而且是在卡列伦飞船的正中央。他置身于超主们的世界:他们正在他的周围忙着各自的神秘事务。他比任何地球人都离他们更近,但对他们的外形特征并不比下面的千百万同胞知道得更多。

  不长的走廊尽头是一间小会议室,除了屏幕下方的一对桌椅,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些东西似乎有意不去泄露它们制造者的任何信息。视觉屏幕上空空如也,它一直就是这样。有时候斯托姆根梦见屏幕上一下子活了起来,揭开让全世界困惑不解的秘密。但这梦一直没有实现:那黑暗的长方形后面隐藏着全部的神秘。当然,那后面还有力量和智慧,对人类的理解和宽容,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则是对下面星球上的小动物戏谑般的喜爱。

  隐蔽的栅格后面传出一个沉着、和缓的嗓音,斯托姆根对它十分熟悉,尽管地球人只听过一次。语调深沉浑厚,给人一种强烈的尺寸感,唯一能显示的就是卡列伦的体格特征。卡列伦很高大,或许比常人大得多。确有一些科学家分析过他唯一的一次讲话录音,认为声音是机器发出的。斯托姆根无论如何也不相信。

  “好吧,雷吉,我听了你们的短暂会谈。你对温莱特先生是怎么考虑的?”

  “他是个诚实的人,虽然他的很多追随者谈不上这一点。我们拿他怎么办?自由团本身没什么危险,但有些极端分子公开鼓吹暴力行动。我考虑过在我房子里放上个警卫。不过,我希望没这个必要。”

  卡列伦避开话题不谈,有时候他就是这样令人恼火。

  “到今天,世界联邦细则已经出台一个月了。百分之七反对我,这数字有实质性上升吗?那百分之十二回答不知道的,有变化吗?”

  “还没有。但这并不重要。让我担心的是总体感觉,甚至在你的支持者中也存在。现在该结束这种神秘感了。”

  卡列伦叹了口气。这声叹息相当完美,却略显做作。

  “这也是你的感觉,对吧?”

  这个问句不过是变相的陈述,用不着斯托姆根回答。

  “我真不知道你是否了解,”他郑重其事地接上话,“这种态势给我的工作造成多大困难?”

  “对我的工作也没什么好处,”卡列伦带着某种情绪说,“我希望人们别再把我当作独裁者,我不过是一名公仆,尽力执行殖民政策,但并未参与它的拟定。”

  这番描述倒挺感人,斯托姆根琢磨这里头有多少真实成分。

  “你能至少给我们点儿理由吗?你到底为什么躲着不见人呢?我们不理解这一点,这让人苦恼不已,流言四起。”

  卡列伦的笑声丰满而深沉,只不过太浑厚了,不太像人声。

  “我现在还能是什么样呢?机器人理论还那么时兴吗?我宁可变成一堆电子管,也不要变成蜈蚣那类东西,对了,昨天我读《芝加哥时报》,看到了那个卡通画!我正想找找它的原作呢。”

  斯托姆根咬紧嘴唇。的确,有时候卡列伦会这样轻视自己的职责。

  “这是严肃的事情。”他语带责备。

  “我亲爱的雷吉,”卡列伦反驳说,“只有把人类的事情看得不那么严肃,我一度拥有的可观心智才能保住一点点残余。”

  斯托姆根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招对我没什么大用,对吧?我得下去说服自己那帮人,尽管你不露面,也并不是要隐瞒什么。这件事不简单。好奇是人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你永远也克服不了。”

  “这是我们来地球后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卡列伦承认道,“你既然相信我们在处理其他问题上的智慧,也应该相信我们有能力处理这件事!”

  “我相信你,”斯托姆根说,“但温莱特不相信,他的支持者也不信。如果他们曲解了你不愿意露面这件事,你能怪他们吗?”

  沉默了一会儿。随后斯托姆根听到轻微的响声(什么东西在爆裂?),或许是监理人的身子轻轻挪动了一下造成的。

  “温莱特和他那伙人为什么怕我,你知道吗?”卡列伦问道。他的声音变得忧郁,就像在大教堂天顶回荡的管风琴音符。“各种宗教里都能找到他这种人。他们知道我们代表着理性和科学,不管他们对自己的信仰多有把握,他们都会害怕我们将颠覆他们的神明。用不着刻意谋略,只消轻轻一点。科学可以消灭宗教,对其置之不理如同证伪它的教义一样有效。据我所知,虽然从未有人证明宙斯或托尔神不存在,但他们的信徒现在已经不多了。温莱特这些人也害怕,害怕我们知道他们信仰起源的真相。他们想知道我们已经观察人类多久了,我们是否目睹了穆罕默德从麦加逃亡麦地那,或者摩西为犹太人立法,我们是否知道他们虔信的故事全都是假的。”

  “那你们知道吗?”斯托姆根低声说,一半是对着自己。

  “这些,雷吉,是折磨他们的恐惧,虽然他们从不会公开承认。相信我,毁灭人类的信仰不会为我们带来快乐,但世界上的全部宗教不可能都是真的,这他们清楚。人类迟早会了解真相的,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至于我们保持神秘这件事,你说得不错,的确给我们添了不少麻烦,但这不是我们能控制得了的。我跟你一样,对必须藏而不露感到遗憾,但理由很充足。不过,我还是试试问一下我的——我的上级——他们的答复会使你满意,或许也可以平息一下自由团。好了,现在我们可回到议程上,再开始记录吗?”

  “怎么样?”凡·瑞伯格不安地问,“你这次走运不走运?”

  “我也说不清,”斯托姆根疲倦地回答,把文件往他的桌上一扔,瘫坐在椅子上,“卡列伦正在跟他的上级请示,天知道他们是谁。他不给任何承诺。”

  “听我说,”瑞伯格冷不丁说道,“我刚想起来件事。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卡列伦后面还有人呢?要是所有这些我们所谓的超主,现在都在地球上空他们的飞船上呢?也许他们没地方可去,但又对我们隐瞒了事实。”

  “倒是挺有创意,”斯托姆根笑了一下,“但这推测跟我稍有了解的——或者说我认为我了解的——卡列伦的背景,有点儿矛盾。”

  “那你到底了解多少呢?”

  “他经常谈及他在这儿的职位是临时性的,妨碍了他的真正工作,我想大概是数学一类的。有一次我援引阿克顿关于权力腐败的话,谈到了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话题。我想看看他有何反应。他发出那种瓮声大笑,说,‘我没有发生这种事情的危险。第一,这儿的工作一结束,我就立刻回到我原来的地方去,越快越好,那地方离这儿有不少光年;第二,我不拥有绝对权力,怎么说也没有。我只是个监理人。’当然,他也许在糊弄我。我实在不敢肯定。”

  “他长生不死,是吗?”

  “是的,以我们的标准是这样,不过他害怕未来的什么东西,我想象不出是什么。对他我只了解这么多。”

  “这也不足以下结论。我推测他的小型舰队在太空里遭遇迷航,正在寻找新的落脚点。他不想让我们知道他人单势孤。也许其他所有飞船都是自动驾驶的,里面没有人。所有飞船里都没有人。它们不过是装扮出来的假象。”

  “你啊,”斯托姆根说,“科幻小说读太多了。”

  凡·瑞伯格笑了一下,有点发窘。

  “‘太空入侵’并非全如预料,对吧?我的推断足以解释为何卡列伦一直不肯亮相。他不想让我们知道再没有其他超主了。”

  斯托姆根摇头表示异议,但他觉得这个想法很有趣。

  “你的解释总是异想天开,不真实。尽管我们只能推测它们的存在,监理人的背后肯定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对人类已经了解了很长时间。卡列伦本人一定研究我们好几百年了。比如,他的英语讲起来一套一套的,当我们的老师绰绰有余!”

  “你发现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吗?”

  “哦,经常有,不过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认为他有超凡的记忆力,只是有些东西他懒得去学罢了。比如,英语是他唯一完全理解的语言,但最近这两年他学了不少芬兰语,用来跟我取乐。谁能这么快学会芬兰语呢!他能大段背诵芬兰史诗《英雄的国土》,我会的那几句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他还知道所有在世政治家的生平经历,我偶尔能够辨别他的引经据典。他的历史和科学知识看来十分全面——你知道我们已经从他那儿学了不少东西。不过,就个人而论,我并不觉得他的天资超出了人类成就的范围,只是没人能够像他那样通秉全才。”

  “这多少也是我的看法,”凡·瑞伯格赞同地说,“围绕卡列伦我们能一直争论下去,但最后还得回到老问题上——这鬼东西干吗不露面?等他露面了,我才能继续我的推断,自由团也能接着谴责下去。”他抬眼看着天花板,一副桀骜不驯的神情,“在某个黑夜,监理人先生,我期盼着哪个记者驾驶火箭飞抵你的飞船,从后门爬进去,带着他的相机。那得多劲爆啊!”

  就算卡列伦正在听,他也不会对此做任何表示。当然,他总是这样。

  他们到来的第一年,超主的出现带给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没有预想的那样大。到处都有他们的影子,但这影子谦恭而温和。虽然地球上几乎所有大城市都能看见一艘银色的飞船在天顶闪闪发光,但过了不久,人们就把它当成太阳、月亮和云朵一样的自然风景了。大多数人只是模模糊糊觉得,是超主让他们的生活水准稳步提升。他们偶尔想到这件事时——这种情况很少——便会发现这些沉静的大船有史以来第一次给全世界带来和平,因而心怀感激之情。

  不过这些好处都是消极而不引人注目的,接受后便马上被忘掉了。那些超主仍然疏远,不让人类看见他们的脸孔。卡列伦可以求得尊敬和爱戴,但他若继续实施现有政策,就不会赢得任何更深的东西。对那些只用联合国总部的无线电电传打字机沟通的天神,人们无法不心生痛恨。卡列伦和斯托姆根之间的交流从未公之于众,有时候斯托姆根自己也闹不懂,为何监理人认为有必要进行那些会谈。或许他觉得至少需要与人类中的一员建立直接接触,也许他发现斯托姆根需要这种形式的支持。如果这解释行得通的话,秘书长会很感激,就算被自由团蔑称是“卡列伦的跟屁虫”,他也不在乎了。

  这些超主从未同任何国家和政府单独打过交道:他们找上联合国,就选定了它,教会人类如何安装必要的无线电设备,通过秘书长之口发布他们的指令。苏联代表曾十分恰当地指出,这种做法在相当大的程度和场合下有违联合国宪章。卡列伦似乎不以为意。

  让人惊奇的是,发自空中的指令让很多弊端、愚行和罪恶顿然消失。超主到来后,各个国家明白它们没必要再彼此害怕,甚至在那次核弹攻击实验之前,他们就料到现有的武器根本无法对付一个任意穿越星球的文明。这样,人类走向幸福的唯一障碍立刻就被清除掉了。

  超主们似乎对各种政府体制没什么兴趣,只要它们不对民众施压,不腐败就行。地球仍然保持着民主制、君主制、温和的独裁政治以及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这令很多思想简单的人大感惊讶,他们一直确信,自己的制度才是唯一可能的生活方式。另一些人相信卡列伦不过是在等待时机推出一种体制,扫清现存的所有社会制度,因而懒得进行小型的政治改革。不过,这种看法与其他有关超主的猜测一样,纯属凭空臆想。无人了解他们的动机,也无人清楚他们将把人类引向何种未来。

03

  几天来斯托姆根睡得很不好,这事儿有点儿不对头,照理他很快就要永远摆脱缠身的公务了。他为人类工作了四十年,为人类的统治者又干了五年,回顾一生时,很少有人能成就这么多雄心大业。问题也许就出在这儿:退休之后的日子无论多长,他都不会有新的目标为生命增添激情了。玛莎死了,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从那以后他跟这个世界的纽带看来也变弱了。这也许因为,他开始认同那些超主,反倒疏远了人类。

  这又是一个难眠之夜,他的脑子像失控的机器在不停狂转。睡意不能强求,他只得下了床,匆匆穿上外衣,漫步走进他那简朴住宅的屋顶花园。他的任何一位直接下属的住宅都远比他的豪华,但就斯托姆根的需要来说,这地方已经绰绰有余了。他已官至高位,无论是个人财产还是公务礼仪,都不能再为他的声望增光添彩了。

  夜晚很暖,几乎有些沉闷,但夜空晴朗,明月低垂在西南方。十公里外,纽约城的灯光在地平线上闪耀,恰似破晓前凝冻的黎明。

  斯托姆根仰望沉睡的城市上空,那是人类中只有他才到达过的高度。虽然很远,但他仍能看见卡列伦的飞船在月色中熠熠发光。不知监理人此时在做什么,他相信超主是从来不睡觉的。

  高天之上,一颗流星像长矛一样刺破天穹。一道朦胧的光影停顿片刻,随即消失,只留下漫天星辰。这是个严酷的警示:在以后的一百年内,卡列伦仍将带领人类朝向只有他才能看到的目标前进,而四个月后,就会有另一个人成为新的秘书长。斯托姆根处之泰然,但如果他想了解那块厚厚的屏幕背面藏着什么,时间已所剩不多。

  只是这几天他才敢于承认,超主的神秘感开始困扰他。在此之前,对卡列伦的信任还让他没什么疑虑,但现在,有点儿讽刺的是,自由团的抗议活动已经开始影响他了。他们扬言人类在遭受奴役,这已不仅是一种宣传。很少有人真正相信它,也并不真的希望回到过去的日子。人类已经习惯了卡列伦那种不易察觉的统治,但他们已经按捺不住,急于想知道是谁在统治他们。怎么能因此责怪他们呢?

  尽管自由团最大,但它仅仅是反对卡列伦的众多团体中的一个,这些团体进而也反对那些同超主合作的人。它们的目标和政策各不相同:有的以宗教为立场,有的只是宣泄自卑的感受。他们的感觉就像十九世纪印度的文化人揣度英伦统治一样。侵入者为地球带来和平和繁荣,但谁又知道这要付出多大代价?人类历史也是不可靠的:在文化水平迥然不同的两个民族之间,纵使签订最和平的条约,其结果也往往是落后的群体被消灭。国家如同个人一样,面对无法抵御的挑战可能丧失斗志。而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超主文明,就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隔壁房间的传真机发出轻微的响声,吐出一份中央新闻社发来的每时简报。斯托姆根踱进房间,心不在焉地翻了翻那几页纸。在地球的另一面,自由团授意刊发了一个算不上独创的头条:《人类被怪物统治了?》。接着这句提问,报纸援引道:“在马德拉斯会议上,自由团东方分部主席克里施南博士说,‘超主们的行为很好解释:他们的长相定然相当怪异,令人憎恶,因此不敢露面。我质疑监理人,希望他来否定这一点。’”

  斯托姆根反感地扔下简报。就算这是真的,又能怎么样呢?这种推测早就有过,他从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他不相信有哪一种生物形式会奇怪得让他无法马上接受,或许,他倒有可能觉得漂亮。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外形。如果他能说服卡列伦相信这一点,超主们或许会改变他们的政策。他们一来到地球,报纸上就铺满了人们凭想象绘制的画,他们的吓人程度肯定连那些画像的一半都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