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面冰壁似乎无法攀爬。在我右边几码开外的地方,我能看到很多冰隙和翻滚的冰川漂砾,这些都是一年前马洛里自由攀爬过的冰隙的遗迹,我敢如此肯定,是因为我见过那次攀登的一张照片,而且也听过理查的描述。马洛里的移动方式既像蜘蛛也像体操运动员,在垂直的冰面上他可以快速攀爬,即便登山高手紧随其后攀登也模仿不来。那里就是桑迪?欧文的绳梯放下来的地方,不管是挑夫还是后来的登山者,都因为这架绳梯而受益无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带来了木绳结合的洞穴探险者专用梯子,不过我们计划从北坳这块突出的冰架顶端放下梯子,而不是在攀登时固定梯子。

  我冲着理查竖起了我的拇指,意思是说如果他觉得可以,我还可以继续领头攀爬那面垂直冰壁,不过他摇了摇头,然后回头看了看J.C.。J.C.就在理查下方,正处在现在看来极为陡峭的斜坡之上。理查把一只戴着手套的手掌冲上,这时他在问让-克洛德是不是还有力气可以领导最后的冲锋。我知道,如果让-克洛德做不到,理查会亲自带领我们攀登这面200英尺高近乎垂直的斜壁。这是理查在今天早晨的攀爬中没有领头的主要原因。

  J.C.竖起拇指,然后他把他的绳子和其他负重卸下,交给了在他边上的登津?伯西亚,他的氧气罩、护目镜和皮飞行头盔遮挡住了他的脸和脸上的表情。

  我和他再一次交换了位置,不过这一次更加小心翼翼,因为在这里脚一滑,摔下去可就没命了。在攀登这样的冰冻雪面和真正的冰川时,这些破冰锤效果非常好,可我们并不曾用它们进行过充足的自我防滑练习。

  然后我们再次把自己系在了绳子上,我呼出了一口气,到现在我才注意到自己之前一直屏气凝神来着。这倒提醒我该把我的氧气流量调回到最低的1.5升。

  在雷吉身后的那些夏尔巴人,除了总是笑眯眯的巴布?里塔之外,看上去全都又累又焦急。他们全都穿着我们的试验登山安全带,雷吉还帮着他们每个人把登山扣扣在固定绳索上,不过我注意到每一个夏尔巴人(再次除了值得信赖的巴布?里塔外)还牢牢地抓住那根绳子,他们抓得特别紧,其实仅仅为了得到一些安全感,根本不必抓得这么紧。

  突然间雷吉把她身上连接着夏尔巴人的绳子解开,并快速地把一根30英尺长的奇迹绳系在尼玛?特仁的安全带上。在无绳的情况下,她不停爬上爬下,使用她的长冰镐在冰雪之上为每一位挑夫开凿出更多的碗状坑窝。接下来她向他们说明,通过倒换双手(这样就用不着彻底松开能让他们安心的固定绳索了),他们可以慢慢转过身来,把屁股降低到那些碗状的凹陷里,不过其间要一直把普通10爪冰爪嵌入他们身下的冻雪之中。看着他们坐在这面近乎垂直斜坡上的雪座里,我真高兴我们给老虎夏尔巴人带来了内衣、沙克尔顿斜纹防水布料制成的厚羊毛裤子。美景映入眼帘,巴布?里塔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现在是时候给让-克洛德的新型登山设备和技术来一次终极测验了。

  *

  因为一直伸着脖子看,我的脖子直疼,而且我发现我正以更大的幅度向后倚靠,这或许是因为我太相信我的冰爪爪尖和破冰锤的斧刃了。不过,要想看到让-克洛德的绝技其实并不难。

  正如他在威尔士攀登那些安全得多的冰川一样,在这面近乎垂直的冰壁上,J.C.一边用冰爪踢进冰壁,一边向上攀登,如同在驿站平房的墙上爬行的壁虎。在攀登最初的50英尺时,他身上还系着和我们连接在一起的绳子,而我和理查都把我们的冰镐整个插进了冰雪之中作为我们的支撑,给他做保护。可这条超长的绳子用完了,他便把一枚冰钉凿进冰壁之中,解开了我们的保护绳索,把他的奇迹绳系在冰锥上作为保护。在攀爬这面200英尺高的冰壁过程中,他每爬大约50英尺就会这样做一次,否则他一旦摔下来,就会是在无绳情况下垂直跌落。而若在垂直跌落了400英尺后,就连理查的奇迹绳也会因为支撑不住他的体重而断裂。

  在那面冰壁上爬了大约三分之二距离的时候,J.C.停了下来,把手伸进背包里摸索,然后拿出了他的氧气罐。我和理查交换了一个愧疚的眼神,本来的计划是要让-克洛德带着新氧气罐爬这面近乎垂直的冰壁,将之开到每分钟2.2升全速流量。可我们都忘了给他换氧气罐了,甚至是让-克洛德自己都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他只顾着赶快开始我们今天攀爬中最激动人心的一部分。

  此时他摘下氧气罩和自由悬垂的调节器与各种管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背包里,同时把空氧气罐拿了出来,用身体把氧气罐按压在冰壁上,这时用那只没有执物的右手拧开了连接处的螺丝。

  J.C.一边喊了声“下面的人当心”,一边把空氧气罐摇摆了一次,两次,三次,然后用力把它扔到了我们的右边。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他做这些动作,既高兴又害怕,在下落1000英尺的过程中,氧气罐一开始先是碰到冰壁弹起,然后又从冰雪上弹起,最后掉到了下面的冰川之上。氧气罐反弹时发出的声响动听极了,最后一次从一块冰雪覆盖的砾石上弹跳时发出的声音尤为美妙。

  理查把他自己的面罩拉下来。“需要更换位置吗?”他冲上面大喊。

  在有风的日子,这样的叫喊声绝对会被狂风的呼啸声淹没,可今天太平静了。我用前臂位置的汗衫把汗擦干,即使现在我们站在垂直冰壁下方的斜坡上,只有一只手臂拉住固定绳索,冰爪的两个前爪和我们左手的破冰锤依然可以支撑住我们。

  让-克洛德笑了,摇摇头,然后抬头看看他上方尚未攀爬的部分。接下来他开始再次移动起来,他停下来的次数多了,移动也更为缓慢,不过依旧在平稳地攀登。

  又过了十五分钟,我们看到他强行直立起身体,完全依靠冰爪爪尖支撑身体,然后伏向北坳边缘,把右手的破冰锤深深插进我们看不到的水平寒冰之中。然后他的身影便消失了。

  过了一会儿,他的头和肩膀部位重新出现,有一根绳子开始蜿蜒垂下。很显然他在北坳表面上安装了锚固点,并用绳索把身体连接在上面。

  “把梯子递上来!”让-克洛德大喊。

  我们依言行事,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这八个人或坐或站在最后这面垂直冰壁下方的冰崖上,先是为他送上了一阵欢呼。

  洞穴探险者专用梯子分为好几段,每段长50英尺,全部四段梯子连接到一起,正好可以够到北坳的边缘。因为担心每段梯子之间的连接物不太牢靠,J.C.又爬下这些50英尺一段的梯子,使用剪短的奇迹绳、冰锥和更多的登山钉加固了连接处。这是一项非常费力的工作,等到把最后一段梯子固定好之后,J.C.已经汗流浃背了。这时候他也来到了那面冰壁的底部,和我们待在一起,我们用力拍打他的后背和肩膀,在高海拔的稀薄空气下,我们的声音非常嘶哑,却也充满了庆贺时的喜悦之情。

  理查把他身上和我们连接在一起的绳子解开,然后顺着绳梯爬了上去,冰爪咬合住木制横挡,由此向夏尔巴人和我们余下几个人展示他完全信任这些绳梯。我们一个接着一个地爬了上去,雷吉退到后面,在夏尔巴人都上去之后才爬上来。我则跟在我的老朋友巴布?里塔后面,他像只猿猴似的顺着绳梯向上爬,居然边爬边向下看,还冲着我笑,我不禁替他紧张起来。我真想对上面的他大喊,让他记住三点接触规则,即在登山时务必保证身体的三个部位接触到固定的物体(比如说双脚一手;双手一脚,诸如此类),我得摘掉我的氧气罩才能喊出来,可现在我还享受着“英国空气”带来的好处呢,所以舍不得把它摘下。巴布爬了上去,倒也没出事儿。我们攀爬最后一段距离,从梯子上翻到北坳边缘,因为有些紧张,所以全都有些左摇右摆。巴布把手伸出来,等着我爬上去,然后他用两只强有力的手抓住我的手和前臂,帮着我膝盖着地,然后站起来。

  我走了几步,离开梯子顶端,然后看着这片令人头晕目眩的区域。

  我们已经登上了前几支探险队搭建帐篷的“架岩”,这片区域是北坳北边的一片塌陷区域,较高处的冰脊则形成了一道完美的防护墙。然而,1922年时这里大到可以让探险队搭建几十顶帐篷。到了1924年,这里便收缩成了30英尺宽的冰架,只能搭建很窄的一排帐篷。此时此刻,冰架竟然只有不到10英尺宽了。现在这里太接近悬崖了,而且非常狭窄,根本不能用来搭建我们的四号营地。

  不过这里依然是个整休的好地方,几乎所有人都沿着冰架南壁弯着腰坐着。我走到一行人的最边上,和他们一起弯着腰坐着,过了一会儿,雷吉和最后三位夏尔巴人也爬了上来。她用尼泊尔语和藏语提醒他们现在不要把装备卸下来,因为他们还得爬过这道快要垮掉却被冰脊围绕的冰架,然后她在我边上坐下,把刚才对他们说的话告诉了我。

  狂风和雪崩卷走了冰架上前几支探险队留下来的所有帐篷和使用过的痕迹,只剩下我们脚下一座倒塌的绿色帐篷,帐篷帆布已经被风撕扯成了碎片,一根帐篷杆依旧斜插在冰架上。我用我的冰爪戳着绿色的帆布,对雷吉和让-克洛德说:“想想吧,马洛里没准儿就睡在那里呢。”

  “绝无可能,”布罗姆利-蒙特福特夫人说,“这顶帐篷是去年八月我和帕桑搭的,在这里被困的一个星期中,我们就住在里面。”

  我早就关上了我的氧气阀门,氧气罩垂在胸口,可现在我真希望面罩还在我的脸上;这样就没人能看到我的脸腾一下涨得通红了。良久,我们就坐在那儿,望着眼前难以置信的奇景,大部分东绒布冰川从我们脚下蜿蜒延伸(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号营地),在我们左边,巨大的章子峰直冲天际,右边,突出的珠峰山肩和东部山脊划破天空,延伸成为陡峭的锯齿状群峰。

  让-克洛德看了看坐成一排的我们几个人和夏尔巴人,说:“教会执事哪去了?”

  “你说的是迪肯先生?”雷吉说,“他带着尼玛?特仁和登津?伯西亚以及一大堆竹枝走了,去找更好的地方搭建四号营地。”

  “那我们坐在这里干什么?”我问。

  我和J.C.费力地站起来,我又把氧气阀打开。我们走到了一道狭窄的冰上,冰的一边是夏尔巴人伸开的腿和冰爪,另一边则是连接冰川的1000英尺高悬崖,然后我们走到了能看到理查和那两个夏尔巴人脚印的地方,跟着我们翻过这片冰架区域,来到了北坳之上。

  来到了真正的北坳之上,我和让-克洛德不由得停下脚步,目瞪口呆地凝视着眼前的景象。整个珠峰北壁现在就矗立在我们面前,仿佛有人把剧场的帷幕拉开了一样。在我们的左边,在最后几座被雪覆盖的巨大冰塔那一边,北部山脊从北坳的这座山口处赫然耸立,北部山脊这道斜坡有4500英尺高,与海拔27,636英尺的东北山脊相接,而理查依旧称之为珠峰东北山肩。从我们上方远处的北部山脊和东北山脊相连处,沿着山脊线向右徒步1英里就能到达真正的珠峰顶峰。从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放眼望去,这座山的北壁,也包括诺顿的峡谷在内,看上去是绝对的垂直,不过我知道,从山脚处看到的山景都很有欺骗性。那道峡谷或许依旧是我们最大的赌注,尤其是狂风大作,我们根本无法登上山脊线。

  用不着拿望远镜,我和J.C.就能清楚地看到我们面前北部山脊大约三分之二高处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些微微倾斜,理查计划把我们的五号营地设在这里。在那片区域之下,北部山脊包含一块不规则的圆形扶壁状凸出岩石,这块岩石并未延伸出很远,便融入进了一座弓形舌状冰雪山壁,而这座冰雪山壁则连通着北坳上我们所处的这座被雪覆盖的低矮山口。

  说来也真够怪的。我们不费力就能看到从顶峰之上刮落下来的浪花溅沫般的雪,在明亮蓝天的映衬下,这些雪末仿佛一条20英里长的白色围巾,更多的雪末从东北山脊和北部山脊较高的地方飞扬起来,这些雪末仿佛被巨风吹起,可在北坳之上,就连一丝风都没有。我还记得理查说过,他、马洛里和其他人在1921年执行侦察任务时第一次到达这个地方,狂风在北坳顶上到处肆虐,风力极为强劲,人就连几秒钟都站不住,可唯独我们后面现已变得越来越小的冰架上连一丝风都没有。当时要想经过我和让-克洛德现在所走的地方肯定必死无疑。我心想,一次是在入冬后和季风季节来临前这之间一段很短的时间节点内攀登珠峰,另一次是在季风季节期间攀登珠峰,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此。

  理查和两个夏尔巴人绑着冰爪的登山靴在雪地里留下了非常清晰的脚印,我们跟着这些印记向西走去,翻过了那道冰架。在我们身后,雷吉已经让巴布?里塔和其他三个夏尔巴人行动起来,不过在23,000英尺的海拔之上,背着装备的他们只能沉重而缓慢地走着。如果有任何夏尔巴人在这个海拔高度生病,按照计划,就要给他们吸氧;如若不然,就只有我们四个高山攀登者在北坳之上使用氧气。

  出于某种原因,我从没想过北坳之上会有张开大口的冰隙。北坳之上当然应该存在冰隙,北坳上的冰不停地开裂,然后坠向低处的东绒布冰川。尽管我看过不止一遍前几次探险队员的叙述,也听理查说起过我们必须穿越北坳顶上的冰隙,可我始终认为北坳顶上应该是一片平滑的表面。

  事实并非如此。顺着那三个人的脚印,我沿着狭窄的山脊穿越极深的冰隙,这时候我意识到我们要再一次穿越冰隙了。我们翻过一座巨大的雪桥,理查几分钟前用插着红旗的竹枝在雪桥上做了标记,我们时而绕行,时而穿过一连串倒塌的巨大冰塔,这些冰塔通往一道向上倾斜的斜坡,那道斜坡比较宽,布满了更多的裂缝,最后我们终于可以看到理查、尼玛?特仁和登津?伯西亚正搭建营地的地方。那里是一处避风处,位于一片巨大的吹积物和冰塔之间,靠近北坳的南脊,而在那个地方上方,正是北坳与向上延伸的北部山脊冰雪山坡的相连之处。

  我的目光一直向上,定格在了珠峰的北部山脊和北壁上。我能清楚地看到山脊和山壁上那些向下倾斜的黑色花岗岩石板,有些石板只有一部分被雪覆盖,其他石板则闪闪发光,仿佛表面结了冰。大部分阿尔卑斯山攀登者,也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喜欢攀登这种向下倾斜的岩石石板。爬这样的石板,特别像爬一些哥特式教堂的陡峭斜坡,斜坡上的瓦片滑溜溜的,危险至极。有时候,这些石板瓦会在你身下断裂。

  这些冰隙就像迷宫一样,穿行其中的路线只用很少几根插着红旗的竹枝来标记,于是我和J.C.只好用绳子与三个夏尔巴人及雷吉系在一起,排成一条直线,继续迈着沉重而缓慢的步伐,向上朝着这个四号营地的新地点走去。

  我们刚一到理查和他的两位贴身夏尔巴人所在的地方,我们的朋友们便立刻卸下他们的负重,瘫倒在雪地之上。这时候先我们到达的夏尔巴人刚好完成了他们的工作,搭建好了一顶大温伯尔帐篷和两顶较小的米德式帐篷。依靠最后一点儿氧气,我把我自己背包里的东西拿出来,包括一个10磅重的米德帐篷和三个睡袋,今天我就是背着这些东西登山的。

  我们带来了很多水,数个装着热水的暖水瓶,还有一些轻便的食物储备:大部分都是巧克力、葡萄干和其他高热量零食。不过我们今天背负的东西主要是搭建四号营地所需的帐篷和睡袋,运气好的话,我们还能用这些东西搭建五号营地。一位夏尔巴人背来了一个可供多人使用的普里默斯炉,不过,有了我和J.C.在三号营地险些丧命的教训,每一个营地都接到了命令,至少要持有两个酒精炉,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多功能乌纳炉和梅塔固体燃料。理查不想让高处的营地冒险,导致那里的人无法融雪烧饮用水、茶(在这样的海拔高度,喝到的茶都是不冷不热的)和汤。

  在向夏尔巴人讲明把什么东西搭建在什么地方之后,雷吉站在理查身边,相当迟疑地望着那些挡在我们和北部山脊之间的巨大冰塔。“你肯定这些东西能抵挡住狂风吗?”她问。

  理查耸耸肩。他的眼中闪烁着真正的喜悦,在玛特洪峰和其他地方,每当他发自内心地享受登山乐趣时,我就能看到他这个样子。“1921年和1922年,我们常常注意到,在北坳西端这一片周围有巨大冰塔环绕的避风处中,风要小得多。”他说。他的氧气罩垂在胸口上,并未使用。“而且,泰迪?诺顿告诉我,去年的时候,除了那道冰架,他还会选择这里搭建四号营地。”

  雷吉看上去并没有完全被说服。我提醒我自己,她和帕桑被困在北坳之上一个星期,那时候狂风肆虐,苦不堪言,每时每刻都担心他们的帐篷——在冰架上我轻轻碰过的绿色帆布碎布和断裂的帐篷杆——会被巨风卷下北坳。北坳自此便成了她焦虑的根源。

  “从这里很容易就能爬上北部山脊,”她终于开口说道,“而且相比从前设在冰架上的营地,这里比较适宜我们在深夜从五号营地或更高的地方过来……冰架那里冰隙太多了,天黑之后根本躲不开。”

  理查点点头。雷吉用英语和尼泊尔语给夏尔巴人做了更多指示。她希望帐篷的开口处面向闪闪发光的巍峨章子峰,那一边,正是东方。

  夏尔巴人完成了他们的工作,这时候我们四个人找了地方坐下来。J.C.和理查坐在卷起来的睡袋上,一边吃巧克力,一边向西望着冰塔上方能够看得见的部分北部山脊。我走过去和他们坐在一起。

  “今天还要接着攀登吗?”我问。

  理查摇摇头。“今天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我们要返回二号营地,晚上睡个好觉,明天至少要用绳子把夏尔巴人连成三队,把食物和其他补给背到这里来,也包括在更高营地使用的装备。”

  “你是想后天尝试登顶吗?”让-克洛德对理查说。

  他笑了,但是没有回答。

  这时候雷吉开口了。她的声音非常坚决。“你忘了吗,我们必须去寻找珀西瓦尔勋爵。”

  “一点儿也没有忘,夫人,”J.C.说,“我一直把搜寻当成我们此次登山的一部分。”

  接下来是一阵尴尬的沉默,随后我开口说:“北坳之上的那些冰隙怎么样?我们不应该检查一下那里,搜索……搜索……珀西瓦尔勋爵吗?”

  “嘉密?赤仁报告说他看到三个人在东北山脊之上,”雷吉说,“然后就只能看到一个人。我认为,我们只有到达那里,才能发现关于我已故表弟尸体的蛛丝马迹。我知道,去年八月的时候,此处和马洛里的五号营地之间没有任何痕迹。而且去年夏天,我和帕桑把提灯降到了这里所有的冰隙之下。什么都没发现。显然我们没有必要去搜寻那些新出现的冰隙。”

  “这么说,今天我们要做的事儿,”我说,“就是吃完午饭,把四号营地搭建好,然后下山回到二号营地,夜里睡个好觉。”

  “就是这样。”理查说,对于他声音中夹杂着的轻微讽刺语气,我一点儿也不感觉惊讶。

  *

  理查带领我们下山。下山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如果夏尔巴人能像我和J.C.那样——我们完全是在测试奇迹绳——整个下山过程都借助绳索的话,速度会更快。在我们上方北坳的最西端,我们留下了六顶牢牢固定的帐篷,包括两顶温伯尔帐篷和四顶米德帐篷,并把补给品稳妥地放在里面,包括睡袋、毯子、各式炉子和梅塔固体燃料,并把煤油放在了帐篷外。

  我和让-克洛德自告奋勇最后下山,这样就可以测试一下借助固定绳索下山时绳索的坚固度如何(不过我们动了一些手脚,那就是在对方借助绳索下山的时候,我们还是为对方做了保护),而且在那样无遮无拦的海拔高度借助绳索下来绝对是一件惊险刺激的事儿。我和J.C.原以为今天的攀登比较容易,谁都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好玩儿。

  我们终于从较低处那面斜坡的固定绳索上下来,那天早晨我们都认为,靠近三号营地的斜坡最低处大约200英尺距离根本用不着架设固定绳索,因为那里完全是一道相对平缓的雪坡。这时候我们发现巴布?里塔正站在那里等着我们,他不停地用穿着靴子的双脚踩跺地面保暖,而夜晚的阴影越来越浓重。他已经把冰爪取下来了(冰爪和我们的新硬挺登山靴还有唯一的缺陷,那就是冰爪的带子往往会阻隔血液循环,如此一来,虽然我们在新设计的“硬挺”登山靴中多加了好几层毛毡,还是会感觉双脚冰冷),此时我和J.C.也脱下了冰爪。

  “今天非常棒,是不是,杰克大人,让-克洛德大人?”巴布问,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非常愉快的一天,巴布?里塔。”我说。我们三个人开始向下方走去,每走一步脚都会深深陷进雪中。本来相安无事,可我偏偏心血来潮地说,“巴布,你愿意见识一下真正的登山者是怎样下这样的斜坡的吗?”

  “哦,是的,杰克大人!”

  我先确定我的冰爪牢固地拴系在我的背包外面,而且如果我掉下去或者不得不自我防滑时,拴在这个位置上的冰爪不会刺到我,然后从前面一队人踩踏出来的槽谷中跳出来,把我的长冰镐放在外面,开始从这道长长的雪坡上滑降,我的钉靴在我身后踢出了一条如同雄鸡羽尾的痕迹,而长冰镐带镐头的一端则成了我的方向控制器。

  “看咱俩谁先到!”J.C.喊道,然后他跳上了在阴影下越冻越结实的雪面,“待在这里别动,布巴。当心,杰克!”

  让-克洛德的滑降速度比我快,很快就要超过我了。该死的夏蒙尼登山向导!像障碍滑雪赛那样,我们就这样一路滑向低处,在快到斜坡底部的时候,突然转向躲开为数不多的几块砾石,然后J.C.穿过了平地上那个想象出来的终点线,领先我至少15英尺。

  我俩在冰碛石边缘哈哈笑,使劲儿跺着我们冰冷的双脚,然后转过头,等待巴布?里塔踩坑开路,从那条落有深深脚印的槽谷小路上走下来。

  “我,一样!”那个矮个子夏尔巴人喊道,他离开前面的人留下的脚印,来到了冰冻的雪面上,把冰镐放在他的身后,当成舵杆,然后开始模仿我们滑降下来。

  “不要,千万别!”让-克洛德大喊,可已经太迟了。巴布飞快地从斜坡上滑降下来,像个疯子似的哈哈大笑。

  接下来他把冰镐的镐头或斧尖深深地按压进雪中,这是滑降初学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引导尖端必须轻触雪面才行,结果他的镐头深深嵌入雪中。巴布开始猛烈地颠簸起来,然后他仰面摔倒在地,手臂伸开,后背冲下从斜坡上猛冲下来,速度越来越快,在他向下滑的过程中,他背包里的个人物品都散落了出来。如果说现在和刚才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他此刻笑得更厉害了。

  “自我防滑!”我把手围在嘴边做成扩音器,大声喊道,“自我防滑,巴布!”

  他的冰镐已经掉了,不过他还有他的双手,如果把连指手套脱掉,他应该可以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深深插进雪中,从而延缓他的下降速度。我们已经给所有夏尔巴人培训了自我防滑技巧,并让他们进行了练习。

  可巴布现在身体展开,不停地打转儿,先是头朝上,然后头又朝下,双手和脚后跟仅能拍打着表面已经结冰的积雪。他猛冲下来,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一路上他都笑着,笑声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