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请求?只要合理合法,我们一定答应您老人家!”我说。

“这是代表地球作出的承诺吗?!”老外星人直视着我的双眼。

“是的,我代表地球向您承诺。”

“逢年过节啊……给他们上上坟,烧点儿纸!”说这话时,老外星人干枯的双手在不住地颤抖。

“您老放心吧,这个事情我们一定办!”我握住了老外星人的双手,我发现他的手心正在不停向外分泌冰凉的黏液。

“谢谢你们,感谢地球!那我就走了,祝你们好人好运!”

送走老外星人后,我们三个仔细检查了这座三层小楼,只发现几张床铺、几个小马扎儿、两套门球用具、一副外星制造的中国象棋和一架落满灰尘的幻灯机。我们将幻灯机搬上楼顶,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鲜艳的地球球旗,插在了幻灯机上。一阵大风吹来,地球的旗帜迎风招展。我们三个向着地球的方向立正站好。安德鲁小声哼唱起地球球歌(歌词大意是:地球、地球,你是蓝色的圆球,你旋转、你滚动,啊,我们随着你、随着你旋转,随着你滚动……)。

礼毕,昆拿博士从怀里掏出一包大婴孩牌香烟,晃了晃,递向我。“我不抽烟,谢谢,我嗓子不好。”我说。他潇洒地取出一支烟,点燃了,自己抽起来。安德鲁在一旁专注地嗑着瓜子。“对了,舰长,别忘了一会儿去给外星人上坟。”博士忽然说。

“啊,今天是什么节?”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宇宙安息日啊。”他说。“我就害怕宇宙什么的……”安德鲁说。

食竹记

有个女人独自住在深山里,她有一座雅致的庭院,也许是一个人生活得太久了,她的体内长满了竹子。疯长的竹子令她心绪烦乱,不过,即使在身体上切开一道深深的口子,也无法看到这些竹子的影子,只有在梦里才能清楚地看见,偶尔打盹儿的时候也能隐约瞅见。逐渐地,竹子渗透进她的每一根血管,女人快要发疯了。

一个阴雨天,女人听到庭院外有奇怪的响声,就推开门看,发现一头熊猫正在院门外来回踱步,它一见女人出来,便不再折腾了。女人本能地把熊猫引进庭院。在蒙蒙细雨中,他们相向而坐,熊猫注视着女人的眼睛,它的目光十分纯净,它看到了那片茂密的绿竹,于是咯吱咯吱地吃起来。女人很高兴,她把熊猫留在庭院里,每日以体内的竹子喂它。这样过去一年光景,女人体内的竹子终于被吃光了。但是,她没有把熊猫放归山林,而是将它卖给了过路的猎户。

没过多久,熊猫就被猎户杀死了,就在熊猫死去的同一时刻,女人的眼中涌出如沸水一般滚烫的泪水,把她疼得满地打滚儿,自那以后,她的脸上留下了两道清晰的灼痕。

写作计划

我们都知道有一类人被称为“作家”,较为低调的说法是“写作者”,他们(虽然不是全部)凭借自己的作品闻名于世。但是还有一类人是一般人所不熟悉的,我称之为“写作计划家”,相应的低调称谓是“写作计划者”或“计划写作者”,这些人可能有许多写作计划,但终其一生也不曾将之实现。

我最早听说的一位写作计划家叫许茂华,是北京音乐学院的一个后勤人员,他一直在构思一部小说,他在头脑中把它分为十章,之后他开始构思第一章,他把这第一章分为三个小节,之后他又开始构思第一小节,他把它分为次一级的五个小节,之后他构思次一级的第一小节……构思从没停止过,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这一计划也未能完善,他最终写出的只是一个貌似无穷,实则以其寿限为极限的序列:“第一章,第一节,一,(一),1,1.1,1.11,1.111 ,1.1111……”

当然,这无可指摘,完成一项计划是如此之难,即便你越过了最初的障碍,埋头前行,仍有可能在最后一步卡住,俄裔美国写作计划家巴德斯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众多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他甚至近乎完成了他的计划,他花费十年心血写出了三百万字的皇皇巨著,但他的写作计划中存在一个疏漏—他没有事先为这部巨著起名,后来证明,这个疏漏是致命的,仿佛一条死胡同的入口,他又耗费了二十年时间,日夜苦思,最终未能为这部巨著想出一个理想的名字(《无题》当然不是个理想的名字),临终前,在绝望中,他把这部未得名的书稿焚毁了。

我得承认,我之所以开始注意写作计划者(或称“计划写作者”),是因为我发觉我本人正在成为他们的一员。起初我感到恐惧、沮丧、焦灼,症状有点像所谓的“中年危机”,有时我感觉自己已然走出了这种状态,可随后又发现,那种“已然走出了这种状态”的感觉也是这种状态的一部分。但是后来我的思想有所转变(毕竟我学过一点哲学),我意识到,写作“写作计划”也是一种才能,它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也许类似于理论物理学与应用物理学的关系,“写作计划”可以成为一个独立门类,或者说体裁。假如“一本大书就是一桩大罪”,何不让罪行止于蓄谋呢?下面就是我的15 个写作计划,其中一部分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另有几个需要特定集体的合作,现在它们差不多都已被我舍弃,舍弃的缘由或者清晰,或者神秘,不过,严格说来这不是“舍弃”,而是另一种形式的保存。

计划1

写一部“续章小说”:先选一本长篇小说(最好是外国经典名著,作者已故去几个世纪,不会来找你麻烦),要求是从没有读过且不了解一丁点情节梗概。接下来,读(且只读)原书的第一章,之后续写一章,这一章是“续章小说”的第一章;再读原书的第二章,之后续一章,这一章是“续章小说”的第二章,以此类推。其中的难度在于,我写的续章必须与原书逐章衔接,同时这些续章又能自成一体,没有断裂。若想加大难度,可以选两部小说,交叉续章,最后“拧成”一本完整的续章小说,我称之为“麻花辫”结构;再加大难度,则可以是三部(三股麻花辫)、四部(四股麻花辫)、五部(五股麻花辫)以至无穷(无穷股麻花辫)。我在网上订购了一本《诺桑觉寺》(译林出版社,孙致礼译),不过,书还没到我就放弃了这一写作计划。

计划2

以一个25 世纪的人的口吻写一部《23 世纪中国小说史》。

主要问题是:首先,这类编史元小说、元编史小说、元小说编史……如今(21 世纪)已然泛滥;其次,我需要虚构出往后四个世纪中各具特色的汉语,难度着实太大。

计划3

以罗伯– 格里耶的笔法重写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这需要了解20 世纪20 年代日本乡村旅馆的家具陈设,舞女发髻类型,木屐的厚度,室内外温泉的格局以及精确的水温,等等。

计划4

形式试验:打磨出一部具有“标靶结构”的小说,分为11 章,第6 章处于中心位置,其自身是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以其为靶心,第5、6、7 章构成二部独立小说;第4 至8 章构成第三部独立小说;第3 至9 章构成第四部独立小说;第2 至10 章构成第五部独立小说;第1 至11 章构成第六部独立小说(举一反三,可以构造出一系列具有特定几何结构的小说)。

计划5

写一部侦探小说,书名就叫《一位冷面硬汉的奋斗》,分为102 章,主人公当然是位私家侦探,生活在美国。他是条硬汉,脸总有点脏、穿着不讲究、身形高大、有些莽撞,他受委托去调查一桩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凶案。在小说的第4 章,聪明的读者已经能推断出谁是凶手,但是小说仍将继续,因为侦探本人还没有破案。到了第15 章,即使是最天真、最没有经验的读者也能猜出凶手是谁了,但是我们的侦探仍然一头雾水,他揣着他那把大号手枪,在几座城市之间来回穿梭,他将全部的心力都用在了这个案子上,但进展甚微。到了第26 章,那些凡事漫不经心、从来粗心大意、智力从小就受质疑的读者也看出了凶手是谁,但是侦探还在苦苦思索。到了第49 章,警察终于查出了谁是凶手,而正义的侦探不接受警方的判断,他进行了一系列反驳,结果救了凶手(他和凶手之间绝无情人关系)。在第50 章,凶手寿终正寝。接下来的52 章中,这位冷面硬汉仍在探访、调查、推理、突袭、隐藏、发怒、咆哮、揍人、追车、开枪,三十年中,当时的目击者相继去世,人们逐渐淡忘了这桩曾经轰动一时的凶案,只有冷面硬汉还在拼命坚持,尽管岁月、挫折、贫穷、酗酒的猛烈侵蚀令他有一点颓废、有一点怀疑自己,但他从来不言放弃。在第102 章,他死了,在遗嘱中,他嘱咐他的儿孙继续调查下去,直到真相大白。在遗嘱的末尾他还写了一句诗,自然是用英语写的,翻译过来的意思大概是:“家祭无忘告乃翁”(可惜我没有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计划被取消)。

计划6

“弹球人生”。主人公叫于化名,他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二十岁,这一阶段,他的情况与杜月笙的早年经历几乎完全相同,这给读者一种错觉,于化名其实就是杜月笙。不过,就在于化名二十一岁生日那天,他在旧上海黄浦江边某个雾气沉沉的码头意外地遇到了杜月笙本人,从此之后,于化名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梦幻般的转折。在第二阶段(也就是于化名二十一岁到四十岁这一段),他的经历与民国时期的一位相声艺人牛思沃重合,而在于化名四十一岁生日那天,他在天津“乐翻天”大剧场的后台碰上了同行牛思沃,接着他的人生再次发生转折,摇身一变,以一位学者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较为博学的读者会发现,其后来的经历基本同于知名学人胡敏水……直到于化名弥留之际,胡敏水老先生来探望他……

为完成此计划,我购买了《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据说是目前最权威的《杜月笙传》。我极少去图书馆借书,我想读什么书都会马上买来,这不是因为我有钱,而是因为我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开销,但我想我不会再读这两部书了。

计划7

设计一种“小说麻将”,在每张类似麻将牌的牌面上都刻上一个小说段落,一个微型段落,谁手里的牌最先凑齐一篇完整的小说谁就和了。

我不会玩麻将,不了解其规则,这是个问题。

计划8

严格说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写作计划,而是一个拍摄电影的计划。第一步是写一本约有45 页的中篇小说,之后把它印制成书,再之后拍摄对它的翻动。这部电影展现的就是这部小说的翻动过程,如果是单页,则持续展现2 分钟再翻过去,如果是对开的两页,则持续展现4 分钟再翻过去,这些时间专供观众阅读本书,影片长度约为90 分钟。我可以自己担任导演和摄像。我不奢望它能上映。

计划9

形式试验:以一种考卷形式写一部侦探小说,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五种题型。可以有两套正确答案,但是只有两个分数:0 分或100 分,就是说读者只有答对了所有题目,他才是位合格的推理者(一部完整的侦探小说的作者),否则,即便他猜出了谁是凶手,也是出于侥幸,不能得分。书后附上正确答案,但不提供解释。

限于本人智力水平,此计划暂且搁置。

计划10

《康古罗夫先生的时间套盒》,这是我为这部小说想的名字,我觉得它如水晶般剔透。康古罗夫先生是个作家,他活了一百岁。小说的第一章是他的生平简介;第二章,写其中十年康古罗夫先生的经历,写作手法将是浮光掠影式的;第三章,写这十年中的某一年,康古罗夫先生是如何生活的,交代一些细节,点出他准备写一本名为《与时间角力的人》的书;第四章,写这一年中的某个月,康古罗夫先生是如何构思的—《与时间角力的人》的主人公儒塞也是一位作家,他曾出版过一本名为《女大亨巴耶娜(上)》的小说,引起广泛关注,报刊争相报道,读者纷纷抢阅。而这只是该书的上半部,出版商催促儒塞趁热打铁,尽早交出《女大亨巴耶娜(下)》,但出乎出版商的意料,儒塞写好《女大亨巴耶娜(下)》后,忽然决定与时间进行一次较量,他要拖延十年再将其出版,他要让时间检验这部作品的上半部,同时也检验他的读者的忠诚,同时还检验他自己的信心和耐性。结局是,十年之后,再也没有读者记得《女大亨巴耶娜(上)》,再也没有出版商想接受《女大亨巴耶娜(下)》,儒塞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将《女大亨巴耶娜(下)》的手稿撕碎,抛入在黑暗中奔流的塞纳河—在这个月里,康古罗夫先生写出了一个写作计划;第五章,写康古罗夫先生在这个月的某一天的活动,这要求我的笔法越发细腻,考虑到方方面面,但还不能过分,要为下面的三章留下空白;第六章,刻画康古罗夫先生在这一天的某个小时的构思状态,以及他的种种姿态、动作;第七章,难度变得更大,在某一分钟的时间里,康古罗夫先生体验了“与时间角力的人”儒塞的一生,写作计划在这一分钟内展露出其完整的轮廓;第八章,是一个瞬间,一切静止了,大量描述被加入进来(要严格区分描述与形容),在这一瞬间,所有关涉康古罗夫先生百年人生的事件都将以一种静态切面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计划11

一个超出我个人能力的计划,我称之为“往复翻译”计划。其基本步骤是,先请一位几乎不懂英文的中国人写一部英文小说(无疑将是胡写,我本人似乎尚可胜任);再由一位稍通英文且中文功底深厚的中国人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当然是求“雅”不求“信”);再由一位精通中文的英国人将之译成英文(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务必尽力使作品得到文学性的升华);再由一位中英文造诣皆高的老先生将其译为中文。此时,我相信,这部小说就可以在中国出版了,但是这个翻译过程不一定就此终止,它还可以无限继续下去。形象地说,“出版”就像篮球比赛中的投篮,而翻译就像是队员之间的传球(问题是,哪位翻译家愿意加入这一计划)。

计划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