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科幻作家刘慈欣:好的科幻小说让人们仰望星空】


新华网太原6月13日电(记者 李建平)他长居于山西娘子关一个群山环绕的偏僻角落,却用汪洋恣肆的气魄,思索宇宙的命运,带领读者走进前所未有浩瀚无垠的“三体世界”。

他的日常工作是发电厂的高级工程师,同事甚至不知道他业余写作。但在科幻迷的心目中,他却是个“大师”级人物。

他曾连续12次获中国科幻文学创作最高奖“银河奖”,他的《三体》系列三部曲被誉为中文科幻小说巅峰之作。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评价他:“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他就是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作家中的领军人物。“好的科幻小说应该使人们感受到宇宙的宏大,让他们在下夜班的路上停下来,长久地仰望星空。”刘慈欣说。

单位同事不知道他写科幻小说

记者:中国作协日前公示的最新一期拟发展会员名单中,您的名字位列其中,为什么会想到加入中国作协?这对科幻小说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慈欣:本地文联给了我一张表格,我填了就没有什么事了,我对加入作协不是太注意的。但以前,科幻小说作为一种类型小说,跟主流文学界有一些距离,加入中国作协之后,会多一些沟通和交流。

记者:2012年第3期《人民文学》以特选形式刊发了你的4篇科幻小说,这也是时隔30年,主流文学界再次把目光对准科幻作家。有人将此解读为科幻小说的重新复兴,您如何看?

刘慈欣:我从小时候就开始看《人民文学》,它的视野从来就很开放包容,七十年代末就登了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科幻市场去年有所回温,科幻迷有所增加,但是我觉得离繁荣还很远,只是有所好转。

记者:据说您单位里的人不知道您是著名科幻作家,曾有同事很认真地跟你说:“现在有个科幻作家跟你同名,可火了!”

刘慈欣:是的。不知道我写科幻很正常,在我们这个单位,我这个年龄的人,不光对科幻没兴趣,对别的文学也没有兴趣。平时工作忙,有网络有电视就可以了,对科幻没有太多的兴趣。

记者:这种世外之人式的生活方式,对创作有什么影响?

刘慈欣:我觉得是有利于创作的。国内比较有影响的科幻作者,绝大多数不是在大城市里。大城市人际关系丰富,社会活动多,各种诱惑多了,对写作没有什么好处。写小说的人应该生活在一种比较偏远安静的地方,以前写长篇小说要查阅资料,还要去图书馆,现在有网络,也不存在这个限制了。

“国内仅靠科幻小说可以养活自己的人不超过三个”

记者:您说过,好的科幻应该让人仰望星空,在这个意义上,您觉得您成功了吗?

刘慈欣:我努力朝这方向去做吧,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是很如意的地方。《三体3》销量超过40万了,跟国内原创科幻小说比,还是成功的,但是跟其他类型文学比,就不行了。科幻虽然是大众文学,但是阅读量比别的作者群要小一些,别的国家也是这样。

记者:如果专职写科幻小说,能养活自己吗?

刘慈欣:我自己来说,是可以的,但是不代表国内科幻作家的现状。单靠写作可以养活自己的科幻作家不超过三个,能养活自己的,只有销量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三名都不可能,还不是单纯写科幻,还写奇幻类的。

记者:中国科幻小说的现状是什么?

刘慈欣:总的来说,从市场到作者队伍,处于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今天的科幻文学,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重新出现、复苏,到现在的也就是十五年的时间,而且对前面的没有太多的继承,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全新的,和上一次八十年代初期的高潮没有任何联系。

科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将有广阔前景

记者:科幻小说的前景是什么?

刘慈欣:随着网络和电视的发达,无论是科幻小说本身还是整个叙事文学,都会呈现衰落的状态;但是从广义来看,科幻作为一种介于文学和科学之间的思维方式,不仅没有衰落,而且在中国得以实践并迅猛发展。周围可以看到科幻作品的商业符号、文化符号。科幻作为一种文化,在未来的发展有广阔前景。当科学的思维方式一步步深入人心,科幻文学的前景就会越来越好起来。

记者:如何理解科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表现?

刘慈欣:科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不是完全随意、没有任何界定的,但同时又不像科学,受数理逻辑的严格限制。它既有理性又有感性,这种思维方式对现代思潮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科幻文学,就是把各种可能的未来陈列出来,让我们看到我们可能面临的选择。这种思维方式让我们比以前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人类和其他形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