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话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神"与"神"的战争!

   第二节 "神"的战争

  生存与斗争是支配生物向前发展、进化的永恒动力,否则将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淘汰,这是达尔文的学说,也是自然界生物千古不变的法则,连自然界最优秀的人类也无法逃避这一法则。不论翻开哪一部历史长卷,你都会惊奇地发现,人类之间的战争多得数不胜数,重重叠叠,静静躺在那里,每一场战争都向你诉说一个惊天动地的场面和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1964年,在50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共发生过14513次战争,其间只有329年是和平的。仅本世纪,大的战争就有15次之多:1904-1905年日俄战争,1911-1912年意土战争,1912-1913年巴尔干战争,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47-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7--1972年印巴战争,1948--1973年中东战争,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1--1975年越南战争,1979-1989年苏阿战争,19880-1988年两伊战争,1982年马岛战争,1982年以黎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读完历史,你会有这样的感觉:仿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用战争这条线穿起来。这还是文字记载下来的战争,没有记录在案的战争又有多少呢?

  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斗争更是生存的一种必要手段,捕食与反捕食,争夺种群的领导权,为保护自己的生存领地不受侵犯等等,都有可能爆发你死我活的争斗,甚至为延续后代也不得不打个头破血流。就连大地上生存的植物,也常常会因为争夺阳光、空气、水分、养料等发生相互之间的绞杀。

  生物之间为生存而彼此斗争的思想,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深层内核,它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散发出来,表达了不同时期人们对生存问题所作的思考。

  在一般人的心目当中,神是最高的道德体现,是人类行为的楷模,他们当然不会有战争行为。然而,在人类的历史中不仅有人类战争的记载,而且还有许多神与神之间的战争记载。翻开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神话,几乎都有类似的记载与传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一些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神话中的战争反映了人类早期部落之间的争斗,那些神话中的英雄实际都是各部落自己的英雄。

  如果仔细阅读一下全世界各民族的战争神话,就一定会发现,上述的学术观点并不正确,因为有些神话中的战争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始人的思维水平,而且有些神话战争在全世界都有相同的样本。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神话战争。

  中国神话中记载了许多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只有三次:即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共工与祝融的战争。

  我们在分析神话的特点时曾指出,由于口述历史的特点,使神话在记载上有很大的混乱性,许多事件被混杂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盘古开天"的神话中就包含了"共工触山"使天地分离的有些内容。表面上看似几个不同的事件,如果仔细去考证,却发现是同一事件演变出来的许多变种。上述三次神与神的战争,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

  首先,是黄帝与炎帝的战争。

  关于炎帝,记载并不是很多,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神话,仅《淮南子》里有一些炎帝的介绍。《天文训》中记载:"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性朱明,执衡而治夏。"《时则训》中记:"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三千里。"赤帝就是炎帝,朱明当是祝融。关于炎帝和黄帝的战争有以下一些记载:

  《绎史》卷五引贾谊《新书》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去考证炎帝与黄帝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都不是原始的古神,是春秋时期同时被制造出来的,当时按金、木、水、火、土五行,配以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制造出了五方五帝:东方天帝太皋属木,称青帝;南方天帝炎帝属火,称赤帝;西方天帝少皋属金,称白帝;北方天帝颛顼属水,称黑帝;中央天帝属土,称黄帝。但是,黄帝与炎帝虽然出现在春秋时期,但他们的神迹都很古老,只是我们看不到原来的神话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们代表的那个年代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的战争。

  《列子·黄帝篇》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率熊、罴、狼、豹、囗、虎为前驱,以鹏、曷鸟、鹰、鸢为旗帜。"

  《淮南子·兵略训》说:"炎帝为火灾,而黄帝擒之。"《大戴礼记·五帝德》说:"黄帝与赤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

  其次,是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蚩尤这个神在先秦以前一直是个战神,《史记·封禅书》中就说:"三日兵主,祀蚩尤。"可见当时是把他作为战神来祭祀的。据传说,蚩尤还是各种兵器的发明者。《管子·地数篇》说:"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铝、矛、戟;……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前、芮戈。"关于蚩尤与黄帝战争的情况,古史中记载比较多,我们以下再详细讲。

  第三次是共工与祝融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记载不是很多,我,们在上一节里曾经引证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三次战争一共涉及五位神,他们是黄帝、炎帝、蚩尤、共工、祝融。大家知道,神话中是没有确切时间的,我们不能说出哪一个神究竟生活在哪一个确切的年代里,但是,每一位神都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通过神迹分析,我们可以大致说出哪一个神在前,哪一个神在后。上述三次战争的五位神,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时期里的神呢?

  黄帝与炎帝所代表的历史时期相同,这是比较明确的。蚩尤与黄帝也基本上在一个历史时段里,《韩非子·十过》中记载:"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馆,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沥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很明显,蚩尤是黄帝的属臣,生活的时间大约也与黄帝同期。

  这五位神中比较麻烦的是共工与机融。有资料说共工是炎帝的五代孙,而且是祝融的儿子,《山海经》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立立),节(立立)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儿子跟老子打仗,不太可能。在其他的资料里,共工很可能属于黄帝那个时期。在这以前,我们曾引过女娲与黄帝共同造人的传说,那也就是说,女娲所代表的时代与黄帝所代表的时代基本一致。而据《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说,共工与祝融的战争就发生在女娲时期,那么共工的时代当与黄帝的时代相去不远。

  还有一个证明,说共工不是同祝融打仗,而是同颛顼打仗,《淮南子》就持这种说法:"昔者共工与颛顼争帝。"可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黄帝与蚩尤的战争结束以后,由于心灰意冷才把帝位传给了颛顼。

  一个时期内发生了三场战争,而这三场战争在时间上、内容上互有牵连,所以我们怀疑,这三场战争很可能是同一场战争的三种不同说法。

  上面已经说到,黄帝与炎帝的战争发生在涿鹿这个地方,意外的是,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地点也在涿鹿,《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且记载两次战争的行文也基本相同。所以,可以肯定这两场战争是同一场战争。上文还提到"阪泉",实际上它也在涿鹿。至于共工与祝融的战争,虽然神话中没有明确的地点,但根据其他资料,大致也在涿鹿。

  从战争的目的看,这三场战争也十分相似。黄帝与炎帝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共工与祝融的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统治权,起因和目的完全一致。

  从战争的结果看,除黄帝与炎帝的战争没有什么具体的结果以外,其他两次战争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即导致了"天地分离"。当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将帝位传给了颛顼,颛顼吸取以前的教训,派重和黎两位天神把天地间的通道绝断了,从此天和地有了区别,这也可以看成是天地分离的一种表述方法。共工在与祝融战败之后,更是气得一头撞倒了天柱--不周山,使天地发生了巨变,天越来越高,地越陷越深。

  从时间、地点、目的、结果这几者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上古时中国神话中的三次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一次,后人在归纳、整理神话的过程中,将这次战争分属于不同神的事迹中,造成了一分为三的情况。

  中国神话对这次战争记载得相当简略,只是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稍有些内容。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看一看这场战争的经过。

  蚩尤是天上的一个坏神,长得很难看,人身牛蹄,有四只眼睛六只手,头上还长着尖尖的利角,耳朵两边的毛发根根直竖起来,好像剑戟。他很怪,不食人间烟火,常吃些砂子、石头、铁块之类的东西,就好像是一个炼钢炉,所以他很会制造兵器,后世的人都把他当战神祭祀。据说,蚩尤手下有81个兄弟,个个勇猛好战,都是铜头铁额,就像科幻小说里的战斗机器人。

  有一年,蚩尤带着这帮兄弟把南方的炎帝给赶跑了,霸占了苗民居住的一大片土地,人模狗样地当起了南方帝王。可这个冒牌的帝王野心极大,还要抢夺黄帝统治下的北方。为了起兵造反,他一面训练苗民,一面又联合了夸父部落的巨人。这些巨人力大无穷,打起仗来一个顶一百个。经过长期的准备以后,蚩尤正式举起大旗,率领苗民们杀向了有名的古战场--涿鹿。

  黄帝迫不得已出兵应战,于是乎,涿鹿杀声阵阵,狼烟滚滚。蚩尤手下的81个铜头铁额的兄弟冲锋陷阵,如人无人之地,刀枪不人。巨人们也大展神威,手持10多米长的大棒,或20米长的大刀,一扫就是一大片。在他们的带领下,勇猛的苗民把黄帝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情形十分狼狈。

  一天,蚩尤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大约像《水浒》里面的公孙胜,使的是巫术,造出了漫天大雾,把黄帝的军队围在核心,不辨东西南北,怎么也冲不出去,伤亡惨重。正当黄帝愁眉不展的时候,他发现一个名叫"风后"的大臣在车上打盹。黄帝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大声责问他为什么在战争不利的情况下睡觉。风后睁开眯着的眼睛说:"我不是在睡觉,我正在想办法呢。"果然,这位聪明的风后造出了一辆指南车,车上有一个小人,伸出手臂,时时指向正南方。黄帝一看大喜,集中兵力向着小人指示的方向进攻。没有多久就冲出了重围。

  不管怎么样,这一仗毕竟是黄帝打败了,这口气怎么能咽下去?于是,黄帝调出应龙来参战。这"应龙"神话记载得不多,不知道它有什么神通,反正是条很厉害的龙。应龙洋洋得意地飞到空中,正准备大显神威,不料蚩尤又搞出了一场大风。那风才叫个大,磨盘大的石头被吹得满天飞,大树被连根拔起,一时间天昏地暗。应龙在天上被吹得摇摇晃晃,东倒西歪,连身子都稳不住,更别说打仗了。

  于是,黄帝又叫来他的女儿"魃"前来助战。说起这"魃",不少人都知道,她就是大旱之神,虽然是黄帝的千金小姐,但长得奇丑无比,光秃秃的头上没有一根头发,想必是烧光了。这个"魃"虽丑,但本领却不小,据说她身体内奇热无比,能把石头和钢铁都烤化了。果然,她一走上战场,一发出体内强大的热量,立即将蚩尤搞出来的大风、骤雨消融得无影无踪,还杀死了许多蚩尤的军队。可惜的是,她发出热量后就再也不能上天了,只好住在赤水一带。每当她跑出来游玩时,必定会带来大干旱。所以后人把她叫做"旱魃",一有旱灾,人们就敲锣打鼓举行赶"魃"的仪式,好在"魃"很自爱,脸皮很薄,一听到人们敲锣打鼓,就知她给人带来了灾难,人们不喜欢她,于是就会羞愧地回到赤水老家去。

  "魃"造成的战机鼓励了黄帝的军队,大伙儿一鼓作气冲杀上去,把蚩尤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天空中"应龙"利用这个机会,在天空中大展神威,尖叫着从空中杀死一个又二个敌人。

  此时,黄帝又添了一件新武器,那是一面用"夔"皮造成的鼓。说起"夔",它是一种动物,长着一只足,样子也很难看,但它肚子上的皮却能发出很大的声音,有时候它没事就躺在大泽旁,敲着自己的肚皮玩,发出嘭、嘭、嘭惊天动地的声音。大概黄帝急了,所以才把"夔"杀了,用它的皮做成一面鼓。接着,黄帝把雷公也杀了,用雷公的骨头做鼓槌。这两样巨响的东西碰到一起,那声音可想而知。据神话说,一面"夔"皮鼓一敲起来,天摇地动,声音能传到几百里以外,震死了不少蚩尤的军队。

  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是蚩尤战败了,他的铜头铁额兄弟们和请来的巨人都死得差不多了,这冒牌的帝王也被黄帝抓起来给杀了,把头埋在如今山东省的寿张县,把身子埋到了钜野县。古代时,寿张人每年十月都要举行祭祀蚩尤的活动,据说,此时往往有一道红色的光雾从蚩尤坟顶冲出,直达云霄,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一面旗帜,人们把它称做"蚩尤旗"。据《述异记》记载,在晋朝的时候,人们还在原来的古战场挖出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像钢铁一样坚硬,当时人把它叫做"蚩尤牙"。据《述异记》的作者说,他曾亲眼见过叫"蚩尤牙"的东西,大约有2寸长,坚硬无比,任何东西都打不碎它。

  对于导致"天地分离"这样大天文事件的起因,上述战争似乎不够猛烈,也算不上精彩。或许有的人会因此而否定我们的假设。但是我们要知道,上古的神话本来就不能橡现在的历史专著那样记载得详详细细,也不可能像战争小说那样描写得具体生动,古人在口传神话的时候,纯粹是为了自己的某种信仰,而不是有意记载什么具体的事件,我们没有权力要求古人把什么都写得一清二楚,否则哪里还会有科学的研究?考虑到中国神话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被诸子百家大大"人话"的事实,我们怀疑以上神话并非是原版,而是从原版演变出来的三个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