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的地球之歌上一章:女人 人和狗的三个故事
- 古老的地球之歌下一章:这个女人来自地球
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我想祷告。”他说。
“那么,我带你祷告。”妻子说。
于是,他们一起跪在化石坑中,开始祷告。南十字座在他们头上熠熠生辉。他喃喃说着,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只觉得仿佛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出神境界之中,和最
高的天主心灵交通着,喜悦的泪水忍不住从他眼角流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寒风吹过,他又清醒了过来。身边妻子已经走了。
“玛丽?”他叫了一声,“玛丽,你在哪里?”
没有人回答,只有冷风吹过山谷的声音,他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拿出手电筒照着,还是见不到人。他又叫了两声,仍然没有答复。
或许是太冷了,玛丽先回营地去了。尼克教授想。
他刚要转身离去,忽然发现眼前的化石有点儿异样。那条从石壁上露出一半的暴龙,它巨大的双颚中,似乎叼着什么东西。
他拿出手电,照了下去:那里确实有些什么东西,只是嵌在岩石里,看不分明,好像是什么动物的头颅,已经被咬碎了。但在动物的头颅和暴龙的牙齿之间,似乎还有
些什么东西,只是夹杂在碎石和沙土中,看不清楚。
尼克教授大感好奇,用手电照着,从放在一边的工具箱中拿出几件工具,他用小铲子轻轻铲掉上面的碎石,又用毛刷刷去沙土,没几下子,那样东西就脱离了亿万年岩
石的束缚,落在地下,微微反光。
猛然间,教授想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不禁浑身颤抖起来。他坐倒在地,哆嗦着伸出手,拎起了那样东西,石屑和灰尘簇簇而落,露出锈迹斑斑的金属质地。他喘着
粗气,用手电照着,仔细凝视:顿时惊恐地睁大了眼睛:借着手电的照射,在银白色的反光下,他依稀看到了十字架上那个亲爱的名字……
昔日的阳光①
“可恶,又白费了!”
看着荧屏上一堆毫无条理的线团和光影,中村广雄恼火地骂了一声。他知道,这意味着整整一天的工作又付诸流水,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他沮丧地抬起酸痛的脖颈,伸
了个懒腰,瞄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是晚上九点了。也许他应该回家去,洗个热水澡,舒舒服服睡上一觉,中村想。
他站起身,在房中来回踱着步。这是一间十来平米的工作室,一半左右的空间被立体投影仪、小型光谱分析仪、隧道扫描显微镜等仪器所占据,工作台上放着一台硕大
的新型立体显示器,这台显示器,连同键盘、鼠标等只是一个终端,外接到机房中的“神风IV”型超级计算机上。显示器边上散乱堆放着各种书籍、资料、文具、个人用品
,加上几块饼干和半桶吃剩的拉面,似乎都在提示着主人烦闷焦躁的心态。
中村走到门边,凝视着墙上挂着的一幅镶着镜框的风景照。那张照片似乎有什么魔力,总能吸引住他的目光。因为中村知道,那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一张照片。
那是一张明丽的风景照,和这个狭隘逼仄的房间恰成鲜明的对比。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白云下是一片郁郁苍苍的山野。画面左侧,一条清澈的小溪,在
山间的岩石上潺潺流过。溪边一派葱茏的野草,不远处的灌木掩映间,有几个人若隐若现……虽然赏心悦目,却只是平常的乡野景色,没什么出奇的地方。这张照片一个明
显的特点是,一切拍得非常清晰而朴素,而没有风景照中常见的蒙眬的意境感,也没有诸多鲜艳明丽的艺术效果。而且取景的角度并不好,小溪应该在画面中央,这样看上
去会更加对称。显然照相者不懂得一般的摄影技巧。
但这张照片的著名之处,全在灌木从后那几个人身上——如果他们能被称为“人”的话。
他们一共有四个,赤着身体,但身上长着厚厚一层黑毛,三个成年,一个幼年个体。他们身材不高,像常人一样直立,但姿态有些弯曲。他们中有三个都可以看到脸部
,可以看到,他们长得和人并不相似,脑颅狭小,没有明显的下巴,嘴部前突,鼻子扁平,颧骨突出,两道粗大的眉骨连在一起,像屋檐一样遮在凹陷的双眼上。
不需要专家的鉴定,任何一个去过自然博物馆的普通人都看得出,这是一群猿人,或者称之为直立人。他们生活在几十万年前的史前地球,曾经遍布亚欧非大陆,绝大
部分早已灭绝,只有某一个支系进化为现代智人。
众所周知,照相机在公元十九世纪才第一次被发明出来,在这些古人类灭绝后很久很久。
但这并不是数字合成的效果,也并非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发现的孑遗野人,更不是什么模型或蜡像,而是一张实实在在的史前猿人照片。没有人知道照片中所拍摄的是什
么时候,可能是五十万年前,可能是一百万年前。也没人知道是什么地方,一些古生物学家根据照片中的植被认为是在东非,也有人主张是在亚洲。
然而,人类社会得到这张照片,却仅仅是五年前的事。这张照片一公诸于世,就轰动了全球。专家们认为,照片中所告诉我们的古人类生活,胜过以往发现的所有化石
。这张照片里蕴涵了太多丰富的信息:他们的皮肤、毛发、身材、走路姿势、家庭结构、社会关系……足够做几百篇博士论文的。
但照片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学术圈本身,即使是一般社会公众,也很快迷上了这张照片。这不仅是因为史前照片本身给人们带来的好奇心,也因为照片中展现出的他们
的形象也相当迷人。其中两个成年猿人看上去是一对“夫妻”,“丈夫”背对着人们,但身材健硕,手中握着一把粗大的石斧,让人们想到他一定是一个强壮的猎人。“妻
子”正对着镜头,阳光透过树丛,披洒在她身上,她的相貌和身形从现代人的标准看自然不敢恭维,但无疑是一个年轻健康的女性,可能还不到二十岁。令人们感到温馨的
是,她眼睛看着自己的配偶,大咧着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是人类独有的笑容:带着幸福和柔情。这个笑容让人们觉得,猿人和自己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他们和
自己血脉相连。
女猿人的怀中,抱着一个体毛还没长全的小猿人,他环抱着母亲的脖颈,半露一张憨态可掬的脸,大概只有两三岁大。他也在微笑着,似乎好奇地盯着画面外的观看者
。比起成年个体来,这个幼仔和人类差距就更小了。很多父母亲都觉得,这个小家伙简直就和自己家的宝宝一样可亲。
画面最远处有一个明显年老的个体,当然所谓“年老”也是相对而言的,可能也就四十岁左右。他弓着身子,左边的胳臂只剩下半个,大概是被某种猛兽咬掉的,但伤
口已经愈合很久了。他神态祥和,嘴里叼着草根,跟在女猿人的身后。这个老者和画面前方的“家庭”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但显然这个年老的个体一直受到了很好的照顾
,否则他自己无法生存下去。
总之,如果忽略猿人和人类体貌上的诸多差异,这张照片就好像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在野外踏青,充满了温馨感。当然这种表现是有欺骗性的,猿人的家庭和族群关
系很可能和现代人完全不同,但无论如何,可以看到他们和现代人之间有太多的共通之处。正如一位评论家写道:“从这张照片上,我们看到人性的曙光出现在百万年前的
更新世中期,它在一粒灰尘中穿越无尽的时光,仍能照耀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灵之上。”
但中村在这张照片上看到的,却不只是“人性的曙光”而已。
发现和整理出这张照片的,是中村的恩师田中胜教授,世界上最优秀的感光尘专家。而今这个名字已经随着照片本身一起家喻户晓,成为全日本,甚至世界级的名人。